历史沿革

重庆大学建筑物理学科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,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建筑物理课程建设、专业教育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。

1954年重庆大学开始有计划地培养建筑物理学科教师,派陈启高、杨光璿分别到东北工学院、苏联向苏联专家学习。之后他们翻译了大量的俄文书籍资料,自编建筑物理教材,自制教学仪器设备,1957年建立建筑物理教研组,1958年成立建筑物理研究室,从建筑物理教学、科研、实验室、仪器制造等方面开展了开创性的工作。

1959年受建工部委托,举办了为期一年的全国建筑物理学习班,为我国建筑物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基础。

1960年开办了全国第一个建筑物理本科班,培养了我国首批建筑物理专业科技人才,该班毕业生成为日后建筑物理领域的中坚。

1965年在全国首次招收了两名建筑物理专业的研究生。后因文革干扰无疾而终。

1978年恢复招收建筑物理专业研究生,1984年获得了建筑技术科学(包括建筑物理和建筑构造)硕士学位授予权,1986年获得了全国第一个建筑技术科学博士学位授予权,1990年培养毕业了第一位建筑技术科学(建筑热工方向)博士生。三十年来,我校成为全国建筑物理学科人才培养的摇篮之一,培养的研究生成为活跃在国内建筑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。

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,我校建筑物理的许多开创性研究成果在国内产生了重要影晌。1958年参加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持的建筑气候分区科研项目,其后在建筑热工领域获得多项突破,如发展了围护结构周期传热理论、铝箔绝缘技术和铝箔空气层隔热计算方法、房间热辐射传热计算理论、地下冷库传热理论、热绝缘技术;发明了围护结构中空气层收汗效应的防潮技术,指导围护结构不受潮的热绝缘设计;提出了广义韦伯一费昔勒定律,其学术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。建筑光学在光气候的理论和观测方面成果显著,1991年建成了我国第一所完全采用计算机自动巡检观测、记录和处理的光气候观测站,得到了国际照明学会(CIE)的认可,进入了学科国际的研究前沿。建筑声学在环境评价、治理方面有独到之处,对地下空间、通道式建筑中声传播的理论分析与实际调查测量分析,具有国内领先水平。

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在学科带头人陈启高教授、杨光璿教授、谢德安教授带领下,建筑物理人才济济,成果丰硕,如“地下冷库建筑热工设计"获四川省科技二等奖、“晴天采光计算程序"获国家计算机展一等奖、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。

进入新世纪,经过60年的积淀,我校建筑物理学科承前启后、继往开来,《建筑物理》课程先后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,并在科研上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,将继续在山地健康建筑与生态建筑设计理论、中国南方建筑隔热降温设计理论、山地天然采光与城市照明、光生物、声景观等领域探索前行。